自取其辱,非也
——读《孟子》有感
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14级梁冬冬
战国时期,雄才辩论、百家争鸣,各不相让的局面犹如百花盛开,火花四射。然而,面对权力的诱惑、生与死的较量,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,极具功利性的统治者只会采用“富国强兵、依法治国”的法家思想对国家进行管理。反看此时,孟子所苦苦提倡的“民本思想”倒显得与那个时代脱了轨,无法相容。
前阵子,穿越剧大行于中国。在全民娱乐疯狂讨论各类奇葩剧情的同时,有人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,如果给你一个穿越机会你最想穿回哪里成为谁。毫无疑问,我最想穿回战国成为孟子。虽说,由于现实需要,孟子的思想注定无法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,但是孟子在积极游说各路君王时,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、委婉例证中不失空洞的新颖辩论深深打动了我。
在《孟子・离娄上》里,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”大概的意思是告诉我们,人必有自取其辱的行为,别人才侮辱他;家必先有自取其毁的因素,别人才毁坏它;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,别人才讨伐它。孟子由此简明扼要地跟我们分享了人的相处之道:人的行动有内因及外因,内因为主,外因为辅。对此,千百年来,我们亦是深信不疑。
作为个人而言,我们常常以“夫人必自悔,然后人悔之”自省,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取决于自身。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同时先学会尊重别人,表示的是“自我”与“他人”的关系。至今我都认为这个观点有些欠缺,我们为什么不能先满足自我,再成全他人呢?在人际交往中,他人的感受固然重要,但正当的个人需求也尤为重要。事实上,和平年代的中国,女性同胞惨遭强暴事件仍层出不断。这本该是一起起令人同情受害人的暴力事件,可是有些网友朋友却以“夫人必自悔,然后人悔之”为论据,倒向矛头直指受害女性“穿着过于暴露,举止行为过于放荡。”列宁曾说:“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,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。”脱离封建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女性为了追求时尚美,满足自我的正当利益并无可厚非。反言之,是否中国女性穿着朴素举止优雅就能杜绝中国的强暴现象了呢。答案显而易见,强暴事件的根源来源于强暴者而非受害女性自身。“夫人必自悔,然后人悔之”的观点并不是说自我反省不重要,也不是一味地为了满足自我需求而全都归咎于外部原因,如果这样认为的话,就歪曲了原意,成了一种畸形的人生观。
那我们为什么要谨记“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”?中国历史上由于家庭自身原因而选择分道扬镳的夫妻数不胜数。例如,荀子在《荀子·解蔽篇》中称“孟子恶败而出妻”,揭露了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,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,而并非有第三者介入从而导致婚姻的失败。当我们看到婚姻破碎的家庭时,第一反应指责最多的必定是介入双方婚姻的小三。但是,我们从未想过,一个巴掌拍不响,假如夫妻双方都十分坚定彼此的感情,至死不渝,小三又怎会有可乘之机。所以,婚姻的失败很可能先是家庭内部成员出现了问题,可能是出轨的一方一时兴起,亦或是夫妻双方矛盾不断,这才给了围城外的人一个机会。在面临婚姻难题时,应有人牢记此句啊。
“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”是孟子主要的爱国思想之一,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,直至今天,仍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。有人谈及中国文明的衰落自清朝建立之初开始。满清统治者从那时就割断了中国与世界主体文明的交流互动,直到后来被重新打开国门,直至五四远动以来科学、民主才得以复兴。这样算来,清朝整整耽误了中国300年。在这300年间,清朝内部由于腐朽破败,以至于不断被外来侵略者欺负,签订着各种不平等协议。这就是“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”的深刻含义。
虽说“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”的思想能流传千百年,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证明了它的正确性。但是,当我们面对实际问题时仍要一分为二去看待,切不可一刀切。事实上,有时候,我不犯人,也免不了人来犯我。军事实力属全球排行榜的美国,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梦想不断侵犯众多弱小国家。不管弱小的国家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被美国所控制,美国都违背了平等自由的原则,都是为世界所不齿的。
历史上有太多人用他们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内因与外因的关系,但是,作为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一代,我们应该学会辩证看待,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“自取其辱”这四个字来解释的。
地址: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
邮政编码:541006
评价意见:能从多方面阐发内外因关系,且能结合现实阐述义理,值得称赞。但理解较浅显,有些说法有待商榷,理解应当更深刻。
建议:三等奖